首页

百度

时间:2025-05-25 09:34:55 作者:东西问丨王晶:琉璃河遗址何以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浏览量:42170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张素)近期,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未成年人杀人、重伤害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一事引发关注。记者16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2021年3月至今,法院审结此类案件4件4人,犯罪人年龄在12周岁至13周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年至15年的有期徒刑。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最高法最新发布涉妇女儿童案件情况显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近三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至2023年,各地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73178件,判处未成年人罪犯98426人,占同期全部刑事罪犯的2%至2.5%。

  最高法注意到,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盗窃、暴力伤害犯罪的,有近六成曾长期沉迷网络,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产生犯罪动机占比较高。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最高法强调要“做实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据知,各地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积极采取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处罚上坚持“宽容但不纵容”,对于主观恶性深、危害严重、特别是屡教不改的,该惩处的依法惩处,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还被害人以公平,示社会以公道。

  此外,对“问题少年”的教育矫治程序虚化,导致大量未成年人违法后处于无人无力监管、矫治落空状态,以致往往反复实施违法行为,最终造成恶果、构成犯罪。

  最高法认为应当尽快改变对低龄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机构力量薄弱的局面,加快专门学校建设,逐步推动建立独立的少年司法系统,让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行为但尚未构成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应有的矫治教育。(完) 【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探访中国首个室内雾凇实验室 气象奇观四季可赏

本报石家庄11月6日电 (记者郁静娴)11月6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建立组织领导、规划引领、项目管理、要素保障、考核评估等机制,乡村建设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对此,孙献忠希望,面对限制无障碍电影发展的制作版权问题,能有更多电影制片方在上映前就能制作完成无障碍影片,让残疾人同步观看到最新的无障碍电影。(完)

四川荥经:“鸽子花”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飞舞”

谈到中秋佳节即将来临,陈晓明表示,运动员有时候不能想假期的事情,我们的球员也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大家的目标很明确,要努力争取奖牌。(邵燕飞 傅飞扬 制作 乐小敏)

回顾中国档案学百科全书的出版史,1993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中,档案学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的百科全书出版体系,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合卷出版;2009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档案学和其他学科条目一起,按照中文条头的汉语拼音顺序混合编排,以32卷的规模整体面世;目前正在编纂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纸质版,《档案学》终于独立成卷,这是中国档案管理事业和档案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首选窗口瞄准17时27分 嫦娥六号任务今日发射

截至30日收盘,上证指数报2842点,涨幅为0.68%;深证成指报8348点,涨幅为2.38%;创业板指报1580点,涨2.53%。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